利用资讯科技推动教育及青年发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CSEDS)国际能力发展专业委员会(ICDC)
国际能力发展计划瑞士研讨会
当前,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教育格局和青年发展路径。本场论坛旨在响应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以人为本、面向发展、包容包容”的信息社会愿景,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应对教育挑战,释放青年潜能,为构建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未来社会贡献智慧。论坛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与青年发展”为主题,重点探讨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如何驱动教育创新,提升青年能力。
在本次会议中,来自中国顶尖高校的28名大学生将分成七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学术海报展示。他们的研究主题涵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公平、数字包容技术、数字技能与青年就业、数字创业、绿色数字技术、数字伦理教育、青年全球领导力以及青年参与人工智能治理等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密切相关的议题。这些研究主题与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的行动方针及其十年愿景(截至2025年)紧密相关。WSIS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发展,弥合数字鸿沟,建设知识型社会。本次会议围绕“教育公平”、“数字包容”、“技能发展”和“青年赋能”等议题展开讨论,这些议题是实现WSIS“确保所有人受益于信息社会机遇”愿景的核心支柱。
本次青年专场,我们诚邀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代表、国际组织官员、学术精英、行业专家与青年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对青年发展的影响。




-
C3。获得信息和知识
-
C4。能力建设
-
C7。 ICT应用:生活各个方面的收益-电子学习
-
C7。 ICT应用:生活各个方面的收益-电子就业
-
C8。文化多样性和身份认同,语言多样性和当地内容
-
C11。国际和区域合作
本次会议紧密对接信息社会世界峰会行动方针,将青年创新实践与全球信息社会发展议程相结合。具体对接内容如下:
C3. 获取信息和知识:会议探讨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公平、数字包容技术和青年数字技能发展,以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公平获取教育资源,并促进包容性信息获取。
C4.能力建设:本场论坛将通过“数字技能与青年就业”、“青年全球领导力”等议题,聚焦数字时代的人力资本转型,赋能青年应对未来挑战,推进面向未来的能力建设。
C7. ICT应用:惠及生活方方面面——电子学习: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和青年发展”,探讨ICT重塑教育生态系统的创新途径。具体案例研究可涵盖C7的关键领域,例如教学中的人工智能和公平的在线教育。
C7. ICT应用:惠及生活方方面面——电子就业:“数字创业”和“绿色数字技术”研究探索技术驱动的就业模式,与电子就业促进经济包容的目标相一致。
C8. 文化多样性和特性、语言多样性和本地内容:本地化数字产品开发和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存等青年倡议展示了技术在维护文化特性和多样性方面的作用。
C11. 国际与区域合作:通过探讨跨境对话机制(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青年之间),构建“教育+科技+青年发展”的全球合作网络,体现C11倡导的多利益相关方合作模式。
-
目标4: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并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机会
-
目标5:实现性别平等并赋予所有妇女和女孩权力
-
目标8:促进全民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就业和体面工作
-
目标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
目标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
目标16:促进公正,和平与包容的社会
-
目标17:振兴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
• 目标 4: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机会
通过利用人工智能个性化学习和跨境在线教育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接触弱势群体,弥合资源差距,推动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优质教育。
• 目标 5: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
例如,数字包容技术可以保障女性的数字权利,数字创业则可以支持女性科技创新者。技术工具可以打破基于性别的资源壁垒,提升女性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 目标 8:促进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就业和人人享有体面工作
通过数字技能培训项目和数字创业计划,年轻人可以获得与工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的新兴就业机会相契合的绿色数字技能,促进可持续就业,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 目标 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数字包容技术——例如为残疾人提供的辅助技术和基于互联网的解决方案(如为偏远地区提供的远程医疗)——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资源,改善教育、医疗保健和生活条件,缩小与较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 目标 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绿色数字技术赋能“青年气候能力建设”,帮助青年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保护和气候适应行动。
• 目标 16:促进公正、和平、包容的社会
青年参与人工智能治理、数字伦理教育(科技向善)和负责任的数字行为,可以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有助于创建公正、和平、包容的社会。
• 目标 17:重振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通过跨国界和跨文化合作,青年可以利用科技跨越地域和语言障碍,分享教育经验和创新成果,促进全球知识和资源交流。通过“青年+科技+教育”倡议,青年可以培养全球领导力,并实践多利益相关方伙伴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 目标 1:消除所有数字鸿沟,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 目标2:扩大数字经济的包容性,让所有人从中受益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Committee,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http://www.gicd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