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 GSR 2024

新闻稿

国际电联的新研究估计,到2030年时 实现剩余30亿人与互联网的连接将需要4280亿美元

实现全人类的互连互通要求我们开展研究, 对于实现10岁及以上人群的普遍、负担得起的宽带连接 所需的全球和区域性必要投资做到心中有数




Geneva, 17 九月 2020
​​​
​2020年9月17​日 - 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实现全人类的互连互通 — 评估到2030年时实现人人都连上互联网所需的投资》,这是一项全面的新​研究,对于今后十年结束时实现全人类的普遍、负担得起的宽带互连互通所需的投资做出预计。
 
《实现全人类的互连互通》假定,欲实现到2030年时,十岁以上的其余30亿人口均能与宽带互联网相连,需要近4,280亿美元。这是一项宏伟的目标,也是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投资挑战。
 
“要想在今后十年结束时实现每个人都能上网,投资必不可少,这要求公有和私营部门做出前所未有的协调努力。"国际电联秘书长赵厚麟表示。“国际电联牵头开展的《实现全人类的互连互通》新研究是急需的路线图,它将引导决策者们走上实现为所有人提供的可以无障碍获取、负担得起、可靠且安全的数字化技术和服务的前进之路。"
 
该研究从全球和区域层面仔细审视了与基础设施需求、支持性政策和监管框架以及基本数字技能和本地内容相关的费用,并且探讨如何筹措前所未有的所需融资水平来将网络推向没有服务的社区。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COVID-19疫情大流行暴露出国家和区域之内以及之间不同类别的不平等现象,包括与接入质量、价格可承受性和互联网使用有关的不平等现象。
 
因为有如此众多的基本服务在线上推出,确实带来了真正的危险,即,那些没有宽带互联网接入的人们可能会落后得更远。因此,评估投资需求以实现负担得起的普遍互连互通,对于任何关注自己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能力的国家而言都至关重要。
根据国际电联的数据,全球未实现连接的人口中超过12%居住在边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传统网络通常难以抵达,其中大多数位于非洲和南亚。性别数字鸿沟加剧了这种连通性方面的差距。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互联网的男性多于女性:女性的互联网普及率为48%,而男性的普及率为58%。
 
在一些区域,缩小连通性差距主要意味着扩大现有覆盖范围和容量站点的升级,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和东亚/太平洋区域,所需的无线接入网(RAN)基础设施投资中,将近一半将需要白手起家,研究指出。
 
“尽管这是一项宏伟的目标,但绝不是一项无法实现的目标。" 国际电联电信发展局主任多琳•伯格丹-马丁表示。“我希望,作为国际电联“连通目标2030议程"工作的一部分,国际电联的这项重大新评估将为各国提供清晰、连贯、基于证据的指导方针,以帮助加速将未连通社区连接起来的努力,最终使所有人都可以期盼机会均等的实现。"
 
此研究采用的主要假设是:
 
  • 高质量宽带互联网的定义是,平均下载速度至少为10 Mbps,并且做到技术中立(也就是说,数据可以通过电缆、光纤、卫星、无线电或其他技术进行传输);
  • 4G被用作移动宽带的替代,并在最相关处采用固定宽带;以及
  • 将10岁及以上的目标人群作为计算宽带普及率的基准,而且根据宽带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制定的评估方法和手段,将连通性的普及定义为该目标人群90%的普及率,据此评估投资需要,以便在2030年之前在全非洲实现普遍且负担得起的宽带接入。
  • 此模型基于对218个国家和经济体进行抽样后的国别基础上的估算,但是模型在国家层面的粒度上受到一些限制,因而偶尔会做出一些关于区域的或基于分组分批方式的假设。对于关键网络运营支出(OpEx)和资本性支出(CapEx)的假设,此模型依赖于此项研究附件A中所述的“锚定国"样本中的数据。
 

这项新研究是在沙特阿拉伯王国的支持下开展的,是该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为国际电联在G20数字经济任务组中发挥知识合作伙伴的作用而做的一部分工作。 

沙特阿拉伯王国通信和信息技术大臣Abdullah A. Alswaha表示:“在后新冠疫情时代的世界中,各国、各经济体和企业的壮大与复原力与各自的数字化经济和转型息息相关。" “这就是为什么说现在是缩小全球数字鸿沟的最紧迫时机,以便我们能够重回正轨,蓬勃发展,实现所有人的21世纪机遇。" 

国际电联长期以来为拓展互连互通和使全世界人民享受到数字化技术的益处而开展的工作是这项新研究的基础,新研究反映出国际电联为利用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潜力来解决一些最具挑战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一直进行的努力,尽管在此过程中COVID-19危机带来过一些挫折。​ ​


**********

请搜索和利用标签在社交媒体上参加对话、发表意见: #Connect2030​ 而​ #ConnectivityforAll​​